描摹张家界(组诗)
作者/陈于晓
描摹张家界
山间的音乐会,是由峰林演奏的
峰林是一支最古老的乐队
蝴蝶从盛大的虚拟中翩翩而出
有时化身音符,有时舞成
一羽一羽缤纷的时间
其实张家界是不需要时间的
坐在峭壁上的那一朵白云
模拟倾听的耳朵,但忘了在倾听什么
石头与飞禽走兽与世间万物
在交换着彼此的模样
光与影在倾倒,在流淌,在翻腾
光在影中,影在光中
光与影,相融成一团又一团混沌
云雾是混沌的一种,布成张家界的谜
拔地而起的峰林,若隐若现的魂
此刻,我走不出张家界的苍茫
峰林之间的空白与云雾
打通了所有的界限
包括人世与苍天,现实与梦幻
草体的草木和草体的砂岩、峡谷
再隐去一些,就成了空灵的回声
当云雾散尽,一切都将收拢羽翼
山水的包容,在于各就各位
作为一枚补丁,一只鹰
悬在张家界的上空,像时间的一枚静止
又见金鞭溪
多年以后,又见金鞭溪
长得还是旧日模样,仿佛所有的声响
都是安静制造的,包括鸟鸣
倘若鸟鸣再覆盖上一些
这金鞭溪,就是鸟声做的
收藏了草木的流水,叫镜子
从镜子中掏出的石头
有着许多美妙的命名
谁的心情,都像是一枚一枚的涟漪
我说出絮絮叨叨,这金鞭溪
像一只小白兔,一下子遁了影踪
布谷鸟催我们去耕种
明月开始朦胧,在柳梢头轻轻一晃
这些与劳动和爱情相关
而金鞭溪,置身在世外
抒写着一路的虔诚与谦卑
我跟着金鞭溪走,金鞭溪跟着
土家的女儿走,轻轻一款回眸
我就掉入了一曲土家歌谣的清澈
从金鞭岩取出的那一条金鞭
已化作灼灼目光,那抽打
竟是如此轻盈,最先喊疼的不是流水
也不是石头,而是蓝蓝天空的蓝
而抽疼我的,是一缕炊烟
它是从金鞭溪的深处,漏出来的
普光禅寺的禅与光
翻过张家界的山,越过张家界的岭
再读张家界的禅,普光禅寺现了
日子宁静,在喧嚣的人世中宁静
所谓的普光禅寺,此时不过是
一抹简洁的投影,在我们的内心
“寺、观、阁、祠、坊一体”
“儒、释、道、文、武合流”
仿佛时间已在此凝固,但影子
慢慢地从凝固的时间里抽出了身
像命运,从枯树中抽出了芽
稻田、果园,还有采药的老人
红绿灯、熙熙攘攘的人流与车流
普光禅寺坐落在尘世
佛在尘世?多少脚步在寺中响起
有没有掉入那一声“空”
早年以为终日清闲的白云
不过是漂浮不定的影踪
一片枯叶落下,竟不知是哪一年
被遗忘的禅。入山门
万物皆影子,普光禅寺也不例外
走远的无非是背影,消失的也无非
是背影。风声中多了一层经声
有时经声中,也夹杂着书声
总有一缕香火在民间
如同总有一缕烟火在禅寺
【作者简介】
陈于晓,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长江文艺》《散文百家》《文学报》等,多篇作品入选各类年度选本,曾参加全国第十四届散文诗笔会,获第六届中国 诗河鹤壁诗歌大赛一等奖、2021年滕王阁金秋诗会全球诗词征集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恋恋西 塘”全球诗歌大赛一等奖等,著有《路过》《水云间》《与一棵老树对话》等。